测力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、智能检测等众多领域应用广泛,其性能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系统运行。当怀疑传感器损坏时,电气参数测量是精准判断的关键手段。
测量传感器的输入电阻是首要步骤。传感器工作需外部提供激励电压,输入电阻决定了其对激励源的负载特性。用万用表将表笔正确连接到传感器输入端,测量电阻值并与产品规格书对比。若测量值与标准值偏差过大,比如超过 ±5%,则传感器可能有问题。像在一些高精度电子秤中使用的测力传感器,输入电阻异常可能是内部线路断路、短路或元件变质。断路可能由外力拉扯导线导致,短路常因内部绝缘层损坏,而元件变质多是长期工作在高温、高湿环境下造成的。
输出电阻的测量同样重要。传感器将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,输出电阻反映了信号输出能力。正常情况下,输出电阻稳定在一定范围。测量时,在无外力作用下,用万用表测输出端电阻。若输出电阻波动大或与标称值相差甚远,意味着传感器内部转换电路或敏感元件有故障。例如在材料试验机的测力传感器中,输出电阻异常,可能导致采集到的力值数据不稳定,影响材料性能测试准确性。
绝缘电阻关乎传感器安全性与稳定性。用绝缘电阻测试仪,测量传感器各引脚与外壳、屏蔽层之间绝缘电阻。优质传感器绝缘电阻通常在兆欧级以上,若绝缘电阻显著降低,如低于 1MΩ,表明绝缘性能下降。这可能是传感器受潮,水分侵入内部破坏绝缘;也可能是化学腐蚀,如在化工车间,腐蚀性气体侵蚀绝缘材料。绝缘性能差易引发漏电、短路,干扰测量信号,甚至损坏连接设备。
零点输出电压是衡量传感器初始状态的关键参数。在无外力加载且供电正常时,用高精度万用表直流毫伏档测传感器输出端电压。理想状态下,零点输出电压接近 0mV,一般允许有微小偏差,但超过规定范围,如 ±0.2mV,说明传感器存在零点漂移问题。零点漂移可能因传感器老化,内部元件性能衰退;也可能是温度变化影响,尤其在环境温度波动大的场所,未采取有效温度补偿措施,传感器零点易漂移。
电气参数测量为判断测力传感器是否损坏提供了量化依据。通过系统、准确测量输入电阻、输出电阻、绝缘电阻和零点输出电压等参数,与标准值对比分析,能快速定位故障,为维修或更换传感器提供有力支持。在实际操作中,要严格按测量仪器使用规范操作,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,保障生产、实验等工作顺利进行。